语言选择: 简体中文简体中文 line EnglishEnglish

行业资讯

12月18日玉林市举行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新闻发布会VR彩票

  VR彩票2020年12月18日下午5:10在玉林市文化艺术中心三楼第三会议室举行玉林市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新闻发布会,邀请了市科技局局长罗祖琨先生,市科技局副局长梁魏先生,市科技局副局长韩忠文先生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新闻发布会由市科技局副局长陈持主持。

  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玉林市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新闻发布会。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的邀请到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罗祖琨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还有市科技局副局长梁魏先生,市科技局副局长韩忠文先生。首先请罗祖琨先生作介绍。

  上午好!首先,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发布会,也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玉林科技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借此机会,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玉林市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的进展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将创新驱动发展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自治区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部署,玉林市委、市政府把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重点工作任务,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来抓手,按照“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科技进步与创新取得了长足发展,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预计2020年,全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5%以上,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玉林市委、市政府对科技改革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科技创新工作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赴自治区科技厅对接科技创新发展工作,玉林市委五届二次全会、2017年全市创新驱动发展大会等重要会议对科技创新做出了部署,解决了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科技难题。2016年-2020年,玉林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玉林市委员会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科技创新17条”等高含金量的“1+5”系列创新驱动政策文件;制定了《玉林市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0年)》、《玉林市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玉林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的通知》、《玉林市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重大项目攻关、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等多方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补齐人才管理政策短板,加大我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开发力度,实施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补助、设置创新平台资金等改革举措,精准发力打开政策“组合拳”,全方位支持科技创新,激发全市创新创业热情。

  产业技术创新实现新突破。围绕我市大产业战略部署,紧扣四大千亿产业发展需要,凝练实施了一批产业科技项目,增强产业支撑能力。2016年以来,我市组织实施科技项目699项,其中获国家级2项、自治区级152项、市级545项目,突破200余项技术难点和技术瓶颈,玉柴承担的《中重型发动机缸盖数字化铸造车间》项目获国家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立项且高分验收通过,成为行业首个智能数字化铸造车间建设的标杆。玉柴实施的《新型节能环保国VI发动机开发》、《高效节能环保船电用柴油机研发》、《商用车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应用》等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突破了多项技术难点和技术瓶颈,研发生产出首台国六发动机并通过国家法规认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新研发的新能源动力战略以及集成发电式动力总成、e-CVT功率分流型混合动力总成、集成式电驱动桥总成、燃料电池等四大新能源动力系统,多项技术全球领先,是国内行业唯一一家掌握新能源动力高度集成应用能力的企业。2016年至今,我市累计登记科技成果589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获广西科学技术奖29项(其中一等奖 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8 项)。

  农业科技进步取得了新成就。一是扎实推进农业关键技术攻关。聚焦乡村振兴中产业、生态、治理等关键技术需求,重点在农业新品种选育、农业种植新技术、先进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升乡村发展水平,十三五期间,全市农业科研成果共获国家发明专利233项。二是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全市共建设了玉东、兴业县、陆川县、博白县等4个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此外,2018年12月在玉东园区基础上创建的玉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三是扎实推进农村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星创天地88家,其中国家级8家,自治区级26家,涉及种植、养殖、现代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电子商务等农业产业领域。在星创天地等创业平台带动下,全市创办农业科技创业实体1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200多家,年产值40多亿元,农产品加工率45%,进一步激发了我市农业农村创新创业活力,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科技型企业培育取得新的突破。经过近几年的培育,玉林市科技型企业队伍初步建立,截止2020年11月底,我市有225家企业获批准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高新技术企业72家,广西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13家、创新型企业7家、瞪羚企业4家,初步建立了一支由国家到自治区、市的从上而下的科技企业队伍。通过梯度培育方式,企业研发创新机构队伍逐步壮大。在科技型企业的强力支撑下,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由2015年的20家发展到72家。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步伐加快VR彩票。出台《玉林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转化后补助暂行管理办法》,大力支持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进行转化,转变政府购买技术、企业实施转化的职能,突出了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动性;明确对来玉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在市科技孵化平台提供100至500平方米的孵化场地,孵化期内免收租金,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加速了我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截至目前,我市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共有3家。2018-2020年,我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134项,输出技术合同187项,技术交易额6327.5万元,吸纳技术合同314项,技术交易额3.73亿元。

  落实财政科技经费稳定增长机制。设立技术研发平台专项资金600万、技术转移及成果专项资金450万、市本级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经费270万等专项资金,特别是今年9月16日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玉林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市财政安排了15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用于扶持科技企业研发、成果转化或产业化项目,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2018-2020年市直财政累计投入科技经费9625.5万元。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持续增加。始终坚持“市级培育夯基础、自治区级完善提能力、国家级提质促升级”的工作思路,加快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科技服务等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加快一批重点实验室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建有2个国家级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二是组建一批技术创新平台。建有国家级柴油机零部件检测中心1个、国家火炬玉林内燃机特色产业基地1个;自治区级内燃机、陶瓷工程研究院各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企业技术中心2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42个,形成以自治区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梯次发展的科技技术研发平台。三是完善一批科技服务平台。目前,自治区级高新区1家,众创空间33家(其中自治区级5家,国家级1家),全市已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全市孵化器在孵企业117家,培育毕业企业58家,孵化高新技术企业9家,孵化场地总面积达到11100平方米,其中总建筑面积24440.1平方米的玉林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孵化公共服务建成投入使用。成功举办了四届玉林市创新创业大赛,成功承办了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暨2020年广西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产业复赛。广西优艾斯提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连续两年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优秀企业奖”殊荣。

  科技助力民生工作迈出新步伐。在生态环境、人口健康与食品安全、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2018年以来,我市通过全职、挂职引进、项目引才、基地引才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620人,其中培育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汽车领域高层次人才和团队2个。2018-2020年我市共引育创新型人才和团队89个,获批“港澳台英才聚桂”项目1项,引进台湾博士1名,获得资助23万元。今年2月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获批2020年度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是今年广西唯一一家获批基地,进一步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提供了平台载体。“玉林市完善人才发展全链条服务体系建设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做法获自治区党委改革办、自治区科技厅作为2020年第三批改革典型经验(科技体制创新)之一在全区推广。截止目前,全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4人,评为广西“八桂学者”2人,“特聘专家”3人,入选“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选”9人、自治区优秀专家16人。

  推动合作模式改革创新,出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指导意见,建立政府与科研院所和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长效对接机制。与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农科院等100多个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市政府出资200万,与玉林师院共建大数据研究院,建立面向全市乃至全区的行业大数据研究机构,为全市及全区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开展厅市重点会商。2017年,争取到自治区科技厅安排与我市开展重点厅市会商,双方就共同推进四个相关科技创新议题,签订了议定书。玉林市成为2017年广西科技厅举办厅市工作会商的唯一一个重点会商城市。大力推进区域合作与交流,主动承办科技活动周主题城市展、广西发展等各类科技展会,组团参加全国科技活动周、北京科博会、深圳高交会等科技交流活动,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实施玉林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玉林市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的收官之年,目前,我市研发经费(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0.45%;我市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企业尚未成为科技创新的投资主体;科技创新平台质量不高;创新人才供给不足,特别是顶尖人才不足,在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缺乏领军人才,离建成创新型玉林任务仍然艰巨。我们将坚持以创新型玉林建设为总抓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机械制造、大健康、新材料、服装皮革等四大千亿元产业以及其他特色产业技术攻关、新旧产能转化、科技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双向融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在推进产业技术攻关上谋突破。在工业方面,围绕四大千亿产业,大力推动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增强企业产品创新和品牌创建能力。重点以柳钢、玉林正威新材料产业城、锂电新能源材料一体化基地、达鑫科技产业园、玉林市装配式建筑与现代新型建材产业基地、玉林市新材料生态产业园为载体,以铜制品、不锈钢制品、稀土、碳酸钙等材料精深加工为重点,加大技术研发和攻关,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二是在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上谋突破。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扎实推进玉柴等企业与国内外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三是在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育上谋突破。推动大湾区科研机构和玉林高新区合作,联合开展重大关键技术研究。鼓励和支持大湾区相关单位在玉林建立“创新飞地”试点或研发中心,共同打造协同创新基地。四是在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谋突破。建设“两湾”产业融合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线上线下交易相结合的技术交易活动。五是在推进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发展上谋突破。紧紧围绕广西科技强农八大工程实施,启动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工程,力争建成广西创新型县(市、区)一个以上,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市)一个。

  我就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愿意就我市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有关问题回答大家提问。谢谢!

  感谢罗祖琨先生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VR彩票。有问题的请举手。

  今年以来,企业的发展不同程度受到疫情的影响,请问玉林市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今年以来,玉林市不遗余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和瞪羚企业培育计划,精准施策,重点培育,为企业提供“一对一”订单式辅导服务,加快“小升规”“企成高”发展,科技型企业培育取得新的突破。经过近几年的培育,玉林市科技型企业队伍初步建立,截止2020年11月底,玉林市有225家企业获批准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高新技术企业72家,广西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13家、创新型企业7家、瞪羚企业4家,入驻玉林孵化器在孵企业117家,在孵企业年收入3.37亿元,毕业58家,初步建立了一支由国家到自治区、市的从上而下的科技企业队伍。通过梯度培育方式,企业研发创新机构队伍逐步壮大。在科技型企业的强力支撑下,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由2015年的20家发展到72家。

  (一)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一是举办2020年“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复工复产”培训班,为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入库国家科技型企业详细解读各项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各项扶持政策。二是深入各县(市、区)、各开发园区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产学研合作及科技项目等科技创新情况,组织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二)落实企业各项扶持政策。根据《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玉林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六条政策措施的通知》,对2019年获得认定的22家高新技术企业和2020年上半年获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的161家企业进行奖励,落实奖励经费共计1025万元。

  (三)加大对瞪羚企业的培育力度。积极开展瞪羚企业申报推荐工作,2020年推荐广西创典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玉林市新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参皇养殖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新高盛薄型建陶有限公司和广西南山瓷器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申报2020年广西瞪羚企业培育入库企业,推荐广西新高盛薄型建陶有限公司、广西柳钢中金不锈钢公司和广西参皇养殖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2020年广西瞪羚企业。

  (四)加大对科技创新优秀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一是对2019年获评选为2018年度玉林市科技创新优秀中小企业的12家企业给予奖励,落实奖励经费共96万元。二是开展2019年度科技创新优秀中小企业评选工作,确定广西玉林坤达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北流市新源瓷业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企业为拟奖励的2019年度科技创新优秀中小企业奖企业候选名单。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市级培育夯基础、自治区级完善提能力、国家级提质促升级”的工作思路,加快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在研发平台方面,全市建有国家级实验室2个,国家级柴油机零部件检测中心1个、国家火炬玉林内燃机特色产业基地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工程研究院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企业技术中心2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42个,形成以自治区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梯次发展的科技技术研发平台。在科技服务平台方面,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4家、自治区级高新区1家,星创天地88家(其中国家级8家、自治区级26家),众创空间33家(其中自治区级5家,国家级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我市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主要有以下支持政策和举措:

  一是出台市级平台认定和管理政策。近年来,我市印发了《玉林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玉林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玉林市星创天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等市级平台规范性政策文件,为市级平台的建设提供政策指导依据。

  二是出台我市各类平台奖励性政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17年印发了《玉林市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暂行办法》,对我市获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认定或牵头认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院士工作站以及其他争创国家、自治区级重大科技创新基地的各类平台和符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的重大研发平台等予以认定支持。其中,对新认定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50万元、25万元的后补助;对新认定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一次性给予80万元、30万元、15万元的后补助;对新认定或通过备案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分别一次性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的后补助;对新获得认定的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农业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院士工作站等其他平台建设,分别给予一次性后补助100万元VR彩票、50万元的支持;对新认定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一次性给予20万元的后补助等。以平台后补助经费带动促进我市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实现以企业为主体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的目标,提升全市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实现科技促进产业发展的目标。

  三是加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力度。制定科技创新平台培育方案,有针对性的服务、培育平台建设后备库企业,加快自治区级以上重点创新创业平台的布局和建设。联合各部门共同布局全市创新平台建设任务。强力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扎实推进玉柴等企业与国内外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高端研发机构,重点支持在我市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各类研究院,支持基础条件较好且积极性高的县市区创建自治区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新型县(市)等。

  玉林市是全区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较早的地市,请问玉林在“十三五”期间是采用哪些措施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

  我市从2005年4月开始启动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十几年来,在自治区科技厅的正确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全体科技特派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十三五”期间,我市继续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一、坚持每两年委派一批。共下文委派了三批次的市级科技特派员305名、法人科技特派员32个,受委派的科技特派员和农业企业、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产业基地、农业合作社、贫困村等农业一线对接,签订服务协议书,开展科技服务。此外,共有1133人次科技人员获选聘为自治区级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委派到我市开展科技服务,对口服务我市400多个贫困村,实现全市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2017-2020年,共有69人次科技人员获选聘为广西“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委派到我市开展科技服务。

  二、突出重点,精心组织。科技特派员通过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的“三带”工作服务方式,将科研成果带到农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去创业,推广应用新技术,解传农业生产技术难题,在科技兴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实效。服务范围覆盖全市七个县(市、区)和玉东新区95%的行政村,重点派驻对象是村、农业协会、农业基地及涉农龙头企业。

  三、项目带动,扶持创业。项目是科技特派员开展创业行动的载体,我市每年组织市级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创业项目实施,市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支持科技特派员通过需求调查、成果对接、转移交易、落地转化,打通科技创新协作链条,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及法人单位到贫困村领办、创办企业、专业合作社等,转化示范推广名优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重点支持我市“十三五”贫困村培育特色产业、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星创天地”、科技成果转化及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项目及符合玉林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范围、科技含量高、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明显的项目。2016-2020年,共立项下达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项目238项,市级财政支持科技经费673.25万元。项目实施内容涉及优质稻、水果、畜禽疫病防控、中草药立体种植等多个农业种养产业领域。

  四、抓好培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素质。为发挥科技特派员这支队伍服务“三农”引领致富的作用,市级每年组织召开培训班,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培训力度,对科技特派员进行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培训。通过培训,提高科技特派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提高科技特派员的业务水平和创业能力,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入农村,提高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实效性。二是科技特派员利用各自技术优势,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采取现场讲解、示范指导、集中培训等形式,使农民在短时间内掌握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增加了农民收入。科技特派员成为我市引领群众致富的生力军。

  五、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利用网络、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体,及时展现科技特派员最新工作动态,报道科技特派员工作成效。每年和电视台联办《农村科技新视界》,把科技特派员在服务农业农村基层一线、开展创新创业的事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加以宣传报道,节目的播出提高了科技特派员的知名度,扩大了科技特派员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使科技特派员这一称谓成为一张科技兴农、惠农的名片,科技特派员工作成为农村工作的一项品牌工程。此外,在开展科技服务过程中,科技特派员队伍中涌现出不少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物,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优秀科技特派员先进事迹,树立典型,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2019年向自治区推荐优秀科技特派员典型,我市有2名科技特派员入选《八桂科技扶贫之星》,自治区有关新闻媒体专门来到玉林进行了采访报道。

  十三五期间,我市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全市建成了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4个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 一VR彩票VR彩票、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效显著。紧紧围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科技厅关于广西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2014-2020年)的通知》等文件下达的建设任务,积极推进由自治区引导、市级统筹推进、县(市、区)具体落实的农业科技园区共建机制。目前全市已建成了以中药材、粮食、果蔬、花卉、食用菌为主的特色高效农业的玉东农业科技园区、以三黄鸡养殖为特色养殖产业的兴业县农业科技园区、以橘红高效优质种植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建设为特色的陆川县农业科技园、以富晒绿色沃柑栽培为主导产业的博白县农业科技园区等4个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园区共入驻农业科技企业54家,形成了中药材、现代种业、三黄鸡、黄金桔、黑皮果蔗、橘红种植加工、沃柑、火龙果、百香果、食用菌、中华鳖生态养殖、三角梅花卉培育等优势特色产业,建成了主导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1 个,建成了市级以上技术研发机构24个,建成了以园区为核心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7个,建成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17个。

  二、玉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稳步推进。2018年12月获国家科技部发文认定的玉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在玉东农业科技园区的基础上创建而成,园区创建以来,以培育大健康农业为核心目标,以中药材种植、现代种业(种苗繁育)2大传统及优势产业为主导,紧密围绕中药材、水稻、花卉、特色果蔬等优势品种,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优质水稻种植、花卉苗木种植、优质果蔬种植4大产业为兼容产业,以科技为引领,集聚创新资源,稳步推进各项建设工作。园区已入驻了25家农业科技企业。建成了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个种苗培育中心。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广西农科院、广西大学、玉林师范学院等签署技术服务协议,共引进珍稀南药60号、被列入《南药典》的南药品种453号等;完成两面针等共计115万株南药种苗的繁育;开展了20个品种共920瓶南药品种的组培试验。在隆平高科、中农富玉、广西南药等农业企业的带动下,建成杂交水稻种植示范基地、中国现代农业技术展示馆、中国南药园种苗基地、铁皮石斛林下种植示范基地、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科技示范园、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牛大力农场、树棉种植示范基地和三角梅产业基地等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辐射带动玉林市50万亩中药材,50万亩改良果园、480万亩水稻种植区域,进一步拓展辐射桂东南、粤港澳、东盟等地区的农业主产区。构建了金拇指购电商平台、阿里巴巴玉林产业带、中国-东盟电子商务“中药香”交易平台等3个“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成科技企业培创中心、广西科技农业众创空间、玉林市科技农业星创天地等3个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重点规划建设了以南药、水稻、花卉等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功能区。通过建立健全主导产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辐射带动园区发展,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园区农业与旅游深入融合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园区内丰富的花卉、果业、农田、中医药等资源,开发休闲农业、养生旅游、乡村度假旅游,整合旅游资源,构建科普旅游体系,提升了园区影响力,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

  此外,今年10月份,自治区科技厅出台了新修订的《广西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按照新办法的要求,原已认定的园区必须重新申请认定, 10月份我们组织了陆川、博白、兴业3个原认定的园区及北流(新增)等4个县(市)提交了申请认定材料。

  一、出台了相关政策。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5〕63号)精神,进一步深化我市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科技支撑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2016年10月,我市出台了《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玉林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玉政发〔2016〕22号),对十三五时期全市建成以市场为导向,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院校、企业为主体,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及人才团队为支撑,产学研协同创新、市县两级联动的玉林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

  二、建设了一批农业科技研发平台。全市共建成3个自治区级农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优质肉鸡养殖工程技术中心、广西优质鸡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现代中药工程技术中心。建成10个市级农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成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广西农产资源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建成自治区级农业良种培育中心7家、自治区级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27家。

  三、建设了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共建设了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4个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在现代农业众创平台建设方面,积极打造星创天地,全市共建成88家星创天地,其中国家级8家,自治区级26家,市级54家。

  四、开展农业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在农业新品种选育、农业机械研制、现代农产品加工先进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农业先进育种技术、节本增效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畜禽水产健康生态养殖及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林业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中草药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组织实施各级农业类科技计划项目,其中自治区级科技项目312项,获自治区支持科技经费3403万元,市级科技项目84项,支持科技经费334万元。农业科研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233项。

  近年来,玉林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请问主要抓了哪几方面的工作?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我市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主要抓了几方面工作:

  一是激发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性。加快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新型研发机构等协同开展成果转化。推动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互动融合,调动科技人员转化成果积极性,支持以核心技术为源头的创新创业,制定出台《玉林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后补助暂行管理办法》,每年设置专项资金400万元,支持企业转移转化科技成果,较好地激发了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性。

  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服务体系。依托广西技术交易平台,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专业化、市场化的技术交易网络平台,为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科技成果交易与公示,解决成果交易流通与市场化定价问题。鼓励区域性、行业性技术市场发展,完善技术转移机构服务功能,培育一批机制灵活、面向市场的自治区级技术转移机构,探索有效机制与模式。大力培育专业化技术经纪人,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军人才纳入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养计划。目前我市有3个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为企业转移转化科技成果50多项。

  三是开展科技成果信息汇交与发布。围绕新一代信息网络、智能绿色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以科技成果和科技奖励成果为重点,发布一批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投资规模与产业带动作用大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探索市场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2020年我市在广西科技信息网发布科技成果173项。

  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到此结束。感谢各位领导的精彩回答,感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玉林市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的后续进展情况。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采访。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